期刊简介

               本刊属中央级学术性刊物。内容涉及临床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心理和教育评估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心理测量和治疗技术研究、不同人群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研究以及本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的报告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61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14/R

邮发代号: 42-12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5-3611
  • 国内刊号:43-121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第1期文章
  • 高中生友谊质量对学校孤独感的影响: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

    目的:了解高中生友谊质量与学校孤独感的关系以及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青少年孤独感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和自我概念问卷对福州市412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高中生的学校孤独感存在显著的维度差异,同伴地位评价维度得分高;高中生学校孤独感在社交需要未满足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高中生的友谊质量可以直接负向预测学校孤独感;高中生自我概念在友谊质量与学校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张晓洲;陈福美;吴怡然;苑春永;王耘 刊期: 2015- 01

  • 教养行为在女孩早熟和违纪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

    目的:考察早熟对女孩违纪行为的影响,以及教养行为在女孩早熟和违纪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数据库中2009年的调查数据,对其中1021名11到16岁的在校女孩的数据进行分析;青少年违纪行为自评问卷和青春期发育量表由女孩报告,教养方式问卷由家长报告.结果:①早熟女孩的违纪行为得分更高.②母亲监管,父亲严厉在早熟和违纪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在女孩早熟与违纪......

    作者:任瑞香;郭菲;陈祉妍 刊期: 2015- 01

  •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职业价值观对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职业价值观对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独特效应,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职业价值观对医学主观幸福感的交互效应.方法: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职业价值观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054名医学生实施团体施测.结果:①女生在目的性职业价值观的家庭维护、成就实现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01),在地位追求、社会促进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P<0.001);在手段性职业价值观的兴趣性......

    作者:杨秀木;齐玉龙;申正付;韩布新;孟贝 刊期: 2015- 01

  • 大学生基督教徒的宗教态度与主观幸福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目的:探讨大学生基督教徒宗教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和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宗教态度量表、主观幸福感问卷、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25名大学生基督教徒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基督教徒的宗教态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路径显著;自尊和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显著.结论:大学生基督教徒的宗教态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自尊和社会支持在宗教态度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分别发挥中介作用.......

    作者:康廷虎;曹彦 刊期: 2015- 01

  • 父亲心理求助态度对男大学生求助态度的影响:依恋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男性大学生感知到的父亲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对其自身求助态度的影响,检验父亲依恋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问卷对781名男性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①男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态度与其父亲的心理求助态度呈中等程度显著正相关,与父亲依恋的焦虑、回避两维度均显著负相关;②对男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的逐步回归发现,依恋焦虑与父亲求助态度的交互作用显著,依恋回避与父亲求助态度的交互作用不显著;③父亲依恋的低焦虑组中,男......

    作者:刘艺羚;侯志瑾;黄罡 刊期: 2015- 01

  • 个体认知-抑郁模型:自我怜悯、完美主义、反刍思维和抑郁的关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自我怜悯、完美主义和反刍思维,这三个同属于个体认知范畴的变量,在大学生群体中对于抑郁症状的不同作用.方法:通过自我报告量表,让267名被试完成了自我怜悯、反刍思维、完美主义和抑郁症状的测量,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自我怜悯和积极完美主义对抑郁有显著的负效应,消极完美主义对抑郁有显著的正效应,自我怜悯在消极完美主义和抑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同时,自我怜......

    作者:王雨吟;林锦婵;潘俊豪 刊期: 2015- 01

  • 母亲与子女主观幸福感的代际传递: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

    目的:试图从代际传递的角度探讨母亲主观幸福感和子女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方法:利用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数据库,对8908名中小学生及其母亲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路径分析图探讨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结果:①母亲主观幸福感可显著正向预测子女主观幸福感(β=0.18,P<0.001),其中初中生代际传递效应显著高于小学生;女生代际传递效应显著高于男生;②母亲主观......

    作者:张兴慧;董爱波;王耘 刊期: 2015- 01

  • 父母教养行为与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关系: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

    目的:考察父母教养行为与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之间的关系,及成就动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生涯适应力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与成就动机量表(AMS)对50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父母的接受/参与、严厉/监督与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均显著正相关,但父母鼓励心理自主的教养行为与生涯适应力相关不显著.②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在父母接受/参与和生涯适应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父母的接受/参与既可直接......

    作者:苏霞;董振华 刊期: 2015- 01

  • 母亲的依恋史和敏感性对婴儿依恋的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母亲成人依恋,母亲敏感性以及婴儿依恋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帮助母亲改善自己的看护行为,提高婴儿的依恋安全性.方法:对68对母婴进行实验室陌生情境观察、家庭母婴互动观察和成人依恋的问卷调查,采用变量定向和个体定向的方法分析数据,考察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母亲的依恋类型为安全型且敏感性高(以孩子为中心时),孩子形成安全依恋的机率更大;反之,孩子形成不安全型依恋的机率更大.结论:母亲自身......

    作者:张茜;王争艳;程南华;王朝;梁熙 刊期: 2015- 01

  • 夫妻观察研究中话题选择对问题解决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索夫妻观察研究法中所选话题的难度及话题类型对夫妻互动行为的影响,以检视观察研究的效度.方法:以41对新婚夫妻为研究对象,采用问题解决的观察研究范式对夫妻的沟通进行录像,并采用爱荷华家庭互动编码体系(IFIRS)对其行为进行编码.结果:夫妻所选话题的主观难度对夫妻在问题解决任务中的沟通行为没有影响.当妻子选择讨论关于丈夫“吸烟酗酒”问题时,丈夫的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增加.讨论其他话题没有引......

    作者:刘宣文;琚晓燕;华盛 刊期: 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