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属中央级学术性刊物。内容涉及临床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心理和教育评估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心理测量和治疗技术研究、不同人群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研究以及本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的报告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61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14/R

邮发代号: 42-12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5-3611
  • 国内刊号:43-121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年第3期文章
  • 安慰剂效应的心理机制及临床应用

    安慰剂效应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缓解患者的疼痛及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等.由于临床环境的复杂性,安慰剂效应的产生涉及到患者、医护人员和医疗环境等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为综合调节这些因素使得安慰剂效应大化,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本研究系统总结了安慰剂效应产生的心理机制,包括预期、条件化、社会观察学习和个体因素的作用;讨论了安慰剂在临床镇痛中的有效性;从患者、医护人员和治疗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影响临床......

    作者:张会娟;彭微微;周丽丽;吕雪靖;魏华;胡理 刊期: 2018- 03

  • 内、外群体关系影响个体对核心厌恶刺激的行为反应倾向

    目的: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探讨内、外群体关系对核心厌恶刺激行为反应倾向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GNAT范式(Thego/no-goassociationtask)和主观评定方法探讨被试对内群体成员和外群体成员核心厌恶刺激的内隐和外显行为反应倾向.结果:实验一以血缘关系区分内、外群体,发现相对于外群体成员,被试在外显和内隐层面对内群体成员核心厌恶刺激表现出更弱的回避行为反应倾向.实验二以乡土关系区分内......

    作者:丁道群;来棘 刊期: 2018- 03

  • 回避型依恋个体记忆缺损的行为特点及神经机制

    回避型依恋个体的记忆缺损源于对依恋相关信息的注意回避、编码不足、负性重构偏向及提取失败.文章基于回避型个体消极的他人表征及脆弱/积极的自我表征,展开论述了回避型依恋风格影响记忆加工的内部工作模式与去激活策略、记忆各阶段的加工特点以及自动-控制加工水平的神经机制,呈现出“警惕-抑制”的两阶段加工模型.去激活策略只有在控制加工水平才能在情绪和行为上发挥抑制作用,需要额外的认知资源来应对焦虑和自我调节,......

    作者:翟晶;刘颖;杨青青;陈旭;张碧涛;秦晓娜;王志红 刊期: 2018- 03

  • 网络表情符号使用对热情和能力感知的影响:社会临场感的中介作用

    目的:考察网络表情符号使用对热情和能力感知的影响以及社会临场感的中介效应.方法:招募95名大学生被试,采用2(情境:社交导向情境vs.工作导向情境)x2(网络表情符号使用:使用vs.不使用)的组间实验设计考察了不同情境条件下网络表情符号使用对社会临场感以及热情和能力感知的影响.结果:①使用网络表情符号显著提高了对目标对象的热情评价.②使用和不使用网络表情符号对目标对象的能力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③在......

    作者:代涛涛;佐斌;郭敏仪 刊期: 2018- 03

  • 强迫选择条件下性别刻板印象对行为信息注意加工的影响:个人理论的调节作用

    目的:考察在强迫选择条件下,个人理论对性别刻板印象相关信息注意加工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内隐个人理论测验挑选出63名动态论大学生和67名实体论大学生作为被试,通过再认测验考察在强迫选择条件下,个人理论对性别刻板印象相关信息注意加工的调节作用.结果:高认知负荷条件下,实体论者将更多的注意资源分配于与其刻板印象一致信息,而动态论者将更多的注意资源分配于与其刻板印象不一致信息;低认知负荷条件下,实体论者......

    作者:余秋梅 刊期: 2018- 03

  • 不同症状类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任务态脑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不同症状类型患者任务态下脑功能的异常.方法:5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包括阳性症状组35例及阴性症状组17例.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38例.对所有参与者进行N-back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采集,并分析N-back任务态下三组间任务相关脑区活动差异.结果:给予N-back任务时,三组间激活差异脑区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内侧前额叶/前扣带皮质及后扣带皮质,......

    作者:张会然;陶好娟;蒲唯丹;陈文;刘哲宁;薛志敏 刊期: 2018- 03

  • 冰毒成瘾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目的:探讨冰毒成瘾对工作记忆不同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69名冰毒成瘾个体和健康个体,基于Baddelev的工作记忆多成分模型,采用数字倒背任务、视空广度任务、2-back任务、数字转换任务、数字Stroop任务分别测试言语工作记忆容量、视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和中央执行系统的刷新、转换、抑制能力.结果:冰毒成瘾组的工作记忆容量、刷新和转换能力与健康对照组均没有显著差异,但抑制能力显著差于健康对照组.......

    作者:陈小莹;马靓;孙本良;刘新成;李娜;周仁来 刊期: 2018- 03

  • 道德两难困境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使用:回顾与展望

    道德两难困境作为道德研究的经典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广泛使用.本文综述了道德两难困境范式使用的基本问题、个体和文化差异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其中个体差异包括性别、人格特质、情绪状态、认知负荷等;文化差异包括语言、宗教以及种族,特别是在语言差异上表现出外语效应.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回顾与总结,既有利于理解道德判断的内在机制,又有利于道德两难困境使用的规范化.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道德两难困境的标准化、使用道德......

    作者:徐同洁;刘燕君;胡平;彭申立 刊期: 2018- 03

  • 网络游戏对抗分心物干扰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网络游戏卷入程度对抑制功能中抗分心物干扰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子游戏基本情况调查表以及Young所编制的网络成瘾筛查量表与网络成瘾测试,筛选出游戏成瘾组、游戏非成瘾组以及无游戏经验组被试各18名,让其完成Ebbinghaus错觉任务,用以比较三组被试在抗分心物干扰能力上的差异.结果:①三组被试都表现出明显的Ebbinghaus错觉效应;②游戏成瘾组的错觉量显著高于非游戏成瘾组和无游......

    作者:缪素媚;黄赛;张豹 刊期: 2018- 03

  • 诈骗犯在风险情境下面对收益与损失的决策特点

    目的:犯罪行为是罪犯行为决策的结果,以往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罪犯在爱荷华赌博任务中都具有决策功能缺陷,行为学与脑成像的研究均表明人面对收益与损失的决策涉及不同的机制,而诈骗犯面对收益与损失时是否表现出与普通人不同的决策特点尚不清楚.方法:使用收益和损失分开的杯子范式研究了31名男性诈骗犯和30名男性普通人的风险决策特点.结果:诈骗犯在决策中选择风险选项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在损失情境下,诈骗犯对价......

    作者:张峰;周航;刘金婷;赵刚;赵海霞;侯雪松;杨波 刊期: 201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