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属中央级学术性刊物。内容涉及临床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心理和教育评估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心理测量和治疗技术研究、不同人群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研究以及本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的报告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61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14/R
邮发代号: 42-12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5-3611
- 国内刊号:43-121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非适应性认知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间接效应的性别特异性研究
目的:以往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网络成瘾行为,但是该性别特异性的心理机制却少有涉及.本研究通过建立非适应性认知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的动机中介模型,考察该模型中各变量及模型本身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148名初中生为被试,匿名填写网络成瘾问卷、非适应性认知问卷、网络使用危险动机问卷.结果:①非适应性认知、危险动机与青少年网络成瘾显著正相关,并且该相关关系存在性别一致性.②男......
作者:张琴;雷怡;罗玉晗;王耘 刊期: 2017- 05
-
高边缘性人格障碍特质者的自我-重要他人表征
目的:探究高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BPD)特质者的自我-重要他人表征特征.方法:采用自我参照范式.实验一对比28名高BPD特质者与26名低BPD特质者的自我与重要他人参照任务成绩,实验二对比29名有情绪唤起与29名无情绪唤起的高BPD特质者的自我与重要他人参照任务成绩.结果:实验一发现高BPD特质组的自我参照再认成绩显著低于低BPD特质组;高B......
作者:张英俊;胡昭然;Khusravsho Rahmatulloev;涂翠平;张逸梅;段以晗;樊富珉 刊期: 2017- 05
-
微信对被排斥者的补偿作用
目的:探讨微信能否恢复被排斥者受损的基本心理需求,减少补偿行为.方法:采用2(网络掷球处理:排斥VS.接纳)×2(图标呈现:微信VS.爱奇艺)组间设计,社会排斥的操作采用网络掷球范式,社交媒体图标呈现的操纵将微信图标呈现作为实验组,爱奇艺图标呈现作为控制组,因变量测量为社会交往意愿.结果:呈现爱奇艺图标时,被排斥被试比被接纳被试表现出更强的社会交往意愿.而呈现微信图标时,被排斥被试和被接纳被试表现......
作者:胡维;杨林川;吕厚超;李晔 刊期: 2017- 05
-
长期海洛因戒断者的冲突适应能力——来自ERPs的证据
目的:海洛因滥用导致海洛因依赖者认知控制功能损伤,本研究通过使用ERP技术来探究这种损伤在长期物质戒断后的恢复水平.方法:本研究对比参与字母Flanker任务的长期海洛因戒断组和正常组冲突适应能力的时程动态过程.结果:①两组被试在冲突试次上的反应时(RT(I))均显著长于一致试次(RT(C)),Flanker冲突效应(RT(I-C)没有组间差异;进一步检验发现,两组被试的试次间调节的反应时之差(R......
作者:周艳艳;任殿强;张海波 刊期: 2017- 05
-
部分线索效应对目击证人辨认的影响
目的:研究采用模拟目击证人辨认范式考察部分线索效应对目击证人队列识别的影响.方法:采用3(线索条件:无线索、场景线索、人物线索)×2(罪犯是否在列:罪犯在列、不在列)混合设计,主要考察不同线索条件对再认正确率的影响.结果:场景线索下面孔再认正确率低于无线索和人物线索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无线索条件下的正确率显著低于人物线索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结论:该研究证明在目击证人辨认中也存在部分线索效应.该结论......
作者:孙芮;张冠宇;李洁璿;侯晓;冯啸;高峰强;韩磊 刊期: 2017- 05
-
大学生对中外品牌认可程度的内隐态度偏差
目的:来源国效应指因品牌的来源国不同,人们对不同品牌的认可程度存在差异.本实验旨在了解大学生对国内外品牌的内隐认可程度,以验证来源国效应的存在.方法:基于内隐社会认知和来源国效应的理论,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IAT)的方法对50名大学生进行行为学测试.结果:被试对“外国品牌与积极态度”和“中国品牌与消极态度”组合的反应时要显著快于“中国品牌与积极态度”和......
作者:季欣蕾;范乐佳;罗兴伟;王湘 刊期: 2017- 05
-
预期道德行为增加当前不道德行为?——预期道德心理许可效应的本土验证
目的:验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是否存在预期道德心理许可效应.方法:通过操纵预期道德行为,使用外显助人量表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测量被试当前的道德行为和内隐道德态度.结果:在外显道德行为上没有验证预期道德心理许可效应,预期道德行为组被试表现出道德行为的一致性;在内隐道德态度上验证了预期道德心理许可效应,预期道德行为组被试对精神障碍患者表现出更强的内隐偏见.结论:本研究从内隐层面验证了预期道德......
作者:徐同洁;胡平 刊期: 2017- 05
-
具身模拟的认知神经机制
具身模拟(EmbodiedSimulation)是指个体对身体动作与环境的观察、身体感知模拟等过程中的认知功能,其涉及的大脑区域主要包括视觉皮层、躯体感觉皮层、前运动皮层等.本文主要介绍具身模拟的初级认知(动作观察与模拟)和高级认知(社会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以及在个体发展和进化心理学的新视角下具身模拟机制的研究,旨在为具身模拟的神经机制模型提供初步的思路.......
作者:黎晓丹;丁道群 刊期: 2017- 05
-
额叶-纹状体-丘脑神经环路功能连接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的相关
目的:探讨纹状体的功能连接和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运用基于体素的功能连接分析法来识别精神分裂症患者纹状体与其他脑区功能连接的异常,入组对象为70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0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我们发现患者的左侧尾状核与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以及左侧丘脑,右侧尾状核与右侧额中回、左右两侧丘脑,右侧壳核与右侧楔叶均表现为功能连接减弱.相关分析发现,左侧尾状核和左侧额......
作者:黄小军;艾力莎;蒲唯丹;刘海洪;吕东升;薛志敏;刘哲宁 刊期: 2017- 05
-
放逐对潜在接纳线索选择性注意的作用:社交焦虑的调节效应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交焦虑在放逐对潜在接纳线索(积极面孔)选择性注意作用中的调节效应.方法:将被试随机分配到放逐或控制组,使用网络掷球任务进行放逐/控制操纵后,使用改进版点探测任务测量其对积极面孔在定向和脱离过程中的注意偏向.结果:在对积极面孔的注意脱离上,社交焦虑对放逐操纵的调节效应显著,简单效应分析表明,低社交焦虑被试遭遇放逐后从积极面孔脱离更慢,而高社交焦虑被试却脱离更快.结论:社交焦虑水......
作者:邓衍鹤;向睿洋;刘翔平 刊期: 2017- 05
动态资讯
- 1 有无遗传史的强迫症患者心理及生物学指标比较研究
- 2 大学生完美主义对负性情绪的影响:应激的调节作用
- 3 学校氛围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 4 医学生体像关注与焦虑、抑郁情绪研究
- 5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互联网使用条件下的时间记忆特点
- 6 罗杰斯刑事责任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 7 孕产期家庭暴力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 8 老年人的主观年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抑郁和焦虑的中介作用
- 9 COMT基因多态性、术前焦虑及术后芬太尼镇痛剂量的相关性研究
- 10 中美青少年校园欺负受害问题的比较研究
- 11 工读学生攻击性与家庭矛盾性的相关: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
- 12 职高生自我概念、成就目标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13 邻里关系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共情、亲社会动机的链式中介效应
- 14 国外儿童心理虐待研究
- 15 海洛因依赖者复吸相关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 16 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 17 精神分裂症自知力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
- 18 内观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一例报告
- 19 班级环境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 20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及其与快感缺失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