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属中央级学术性刊物。内容涉及临床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心理和教育评估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心理测量和治疗技术研究、不同人群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研究以及本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的报告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61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214/R

邮发代号: 42-12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5-3611
  • 国内刊号:43-121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第1期文章
  • 自我损耗对情绪自传体记忆具体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个体受到自我损耗后情绪自传体记忆具体性的变化.方法:将60名健康个体随机分配到损耗组和控制组中,首先采用Stroop颜色辨别范式令损耗组被试自我损耗,控制组实施匹配的无关任务,然后采用自传体记忆测验(AMT)测量两组被试情绪自传体记忆具体性的变化.结果:相对于控制组来说,损耗组在AMT中表现出自传体记忆具体性降低的特点;在排除了心境水平的影响后,积极词和消极词所提取的自传体记忆具体性......

    作者:李博;赵笑梅 刊期: 2014- 01

  • 解释偏向矫正对大学生演讲焦虑的影响

    目的:探讨解释偏向矫正对演讲焦虑个体的干预效果.方法:以77名演讲焦虑的大学生为被试,实验组和安慰剂组的被试接受四次、为期两周的解释偏向矫正干预.结果:两周干预后实验组演讲焦虑症状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安慰组和控制组,实验组在演讲者信心自评量表的生理行为、情绪情感和语言思维三个维度上均有显著改善,安慰剂组仅在演讲者信心自评量表的生理行为和情绪情感两个维度上出现显著差异,控制组没有显著变化;在生理指标上......

    作者:李丹枫;余真真;段添翼;陈昕昱;杨智辉 刊期: 2014- 01

  • 依恋回避个体对依恋相关词汇的注意偏向研究

    目的:探索依恋回避个体的注意偏向.方法:采用“空间线索任务”范式考查了在依恋系统激活情况下,高、低依恋回避个体对三类不同词汇(依恋,情绪,中性)的注意偏向特点.结果:在有效线索条件下,低依恋回避个体对以依恋词汇为线索的靶刺激反应时显著小于以中性词汇为线索的靶刺激反应时,表现出对依恋相关信息的注意警觉;在无效线索条件下,高依恋回避个体对以依恋词汇为线索的靶刺激反应时小于以中性词汇为线索的靶刺激反应时......

    作者:李彩娜;党健宁;王武;贾锐 刊期: 2014- 01

  • 幸福感整合模型在不同年龄及性别群体的验证

    目的:以幸福感整合理论为基础,检验幸福感的整合模型.方法:调查了3192位不同年龄阶段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结果:①相关分析证实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之间显著正相关;②幸福感的整合模型在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性别群体具有跨年龄及性别群体的良好信效度.结论:幸福感整合模型(包括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得到检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作者:陈志霞;李启明 刊期: 2014- 01

  • 强迫闯入问卷修订版在中国大学生和临床样本中的应用

    目的:将强迫闯入问卷修订版(ROII)引入中国,检验其在中国大学生和临床样本中的信效度与因素结构,并考察其诊断敏感性,建立量表的临床分界点.方法:通过方便取样对1545名大学生和169焦虑症的门诊患者进行测查;严格按照双盲方法对问卷进行翻译;选用强迫量表修订版、帕多瓦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作为效度量表;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诊断敏感性.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样本和临床......

    作者:尉玮;王建平;何丽;闫煜蕾 刊期: 2014- 01

  •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中国高中生实证调查

    目的:验证心理健康双因素理论在中国高中生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213名高中生消极、积极两个层面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对不同模型进行比较,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拟合指数为理想,能够对心理健康内部结构做出好的解释;依据该理论的四分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划分,不同心理健康状态的高中生,在学业压力感受和学业情绪上差异显著.结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适用于我国高中生,心理病态和主观幸福感是......

    作者:董文婷;熊俊梅;王艳红 刊期: 2014- 01

  • 3~6岁幼儿努力控制的多主体评定

    目的:考察父母、教师、实验者三种主体评定幼儿努力控制的一致性.方法:以297名3~6岁幼儿为被试,以儿童行为问卷和礼物延迟满足任务、Stroop任务为研究工具,采用相关分析、多质多法分析等对三种主体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父母报告、教师报告和实验室观察对幼儿努力控制的评定结果存在中低程度的一致性;②父母报告和教师报告评定的幼儿努力控制两维度之间的相关高于实验室观察测得的结果;③三种主体评定的幼......

    作者:李晓巍 刊期: 2014- 01

  • 无聊倾向量表(BPS):中文版的结构、信度及效度

    目的:在大学生群体中引入无聊倾向量表(BoredomPronenessScale,BPS),探讨该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因素结构,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BPS中文版调查了1230名大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129份.另用特质孤独量表、特质焦虑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自评无聊倾向条目在90名大学生中检验效标关联效度.3周后随机抽取64名大学生进行重测.结果:BPS中文版包括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2个维度,低......

    作者:刘勇;陈健芷;宋琳婷;赵宇;杨晓丽;张盼;周卉 刊期: 2014- 01

  • 人格G因素的稳定性研究

    利用近10年中国大五人格的研究数据(K=14,N=8715)对五项人格因素间的相关做元分析后,以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人格G因素存在性.结果表明:人格二因素模型(宜人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属于Alpha,外向性和开放性属于Beta)和高阶模型(在二因素模型的基础上让Alpha和Beta隶属于一个高阶因子GFP)要稍微优于单纯的一因素模型(五个人格因子直接隶属于一个高阶因子GFP).结论:人格G因素存在......

    作者:李金德 刊期: 2014- 01

  • 兰格专念量表在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初步修订

    目的:修订兰格专念量表(LangerMindfulnessScale,LMS)中文版,考察其在中国中小学教师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在北京市11所中小学收集有效数据623份,并在三周后对其中的60人进行重测,重测有效数据48份.结果:LMS中文版包含13个题目,由寻求新意、创造新意和专注3个因子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结构效度较好,与其他量表得分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效标关联效度较好.总量表的α系数......

    作者:胡婧;艾伦·兰格;张西超 刊期: 2014- 01